黄骨鱼养殖知识
黄骨鱼养殖知识
More >>行业动态
More >>- 黄骨鱼一亩养多少尾苗?
- 养殖黄骨鱼的风险大吗?
- 现在黄骨鱼苗价格多少钱一尾?
- 养殖黄骨鱼技术要领及注意事项有哪些?
- 采取怎样的措施让黄骨鱼尽快摄食,提高免疫力?
- 黄骨鱼花身严重,有哪些原因?该如何处理?
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
18982959260
黄骨鱼一年产几次卵?
黄骨鱼一般一年只产一次卵,黄骨鱼在南方是4-5月份产卵,在北方6月份开始产卵。黄骨鱼的食性为杂食性,自然条件下以动物性饲料为主,鱼苗阶段以浮游动物为食,成鱼则以昆虫及其幼虫、小鱼虾、螺蚌等为食,也吞食植物碎屑。黄骨鱼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型鱼类,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淡水经济型养殖品种。
影响黄骨鱼繁殖的几点因素?
1 产卵时间
黄骨鱼在自然条件下,一般于5月底开始产卵活动,一直持续到7月下旬,这一点通过对其性腺发育阶段解剖观察,和湖泊中捕获最早的一批天然苗(一般在7月中旬)即可证明。若经过人工精养进行产前强化培育,一般可使产卵时间提前10——15天。
2 亲本培育
年底起捕时从池塘或湖泊中收集亲本鱼,要求雌鱼50克以上,雄鱼100克以上,放入池塘中进行专池培育,只套养少量花白鲢以控制水质。用各种冰鲜野杂鱼虾、螺蚌肉等动物性肉糜与饲料厂预混料,混合制成含动物蛋白40%左右的混合饲料投喂,日投喂1——2次,每次占鱼体的3%——5%。进入4月份后,加强产前经常流水刺激等强化培育措施,使黄骨鱼的产卵期提前到5月上中旬,从而有效地避开6、7月份的高温期,增加了黄骨鱼苗种养殖培育的周期。
3 催产方式
因黄骨鱼属一年多次产卵类型,为有效提高产卵率,我们通过两次人工注射催产激素,根据水温高低调整针距,一般8——12小时,使分批次发育的卵子迅速成熟并同时产出。同时为避免药液的损失,两针注射的部位应严格分开,以背鳍基部和胸腔两点注射为宜。
4 雌雄比例的搭配
在催产过程中,因♀♂鱼个体悬殊较大,为找到更佳搭配比例,先是采用1.4——1.7:1的性比,其受精率普遍徘徊在43.7%——61.3%之间,以后经过不断摸索,最后确定性比为1——1.2:1较为适宜,使受精率提高到87%以上,获得较好的催产效果。
5 水温
在连续两年的繁育过程中,5月中下旬的水温一般在27℃以上,有时高达29.5℃,这样的水温对鱼类繁育极为不利。我们采用深井泵抽井水来调节水温,使水温始终控制在23——25℃,并且将黄骨鱼产卵时间控制在下半夜,便于清晨收卵,这样做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。
7孵化溶氧
黄骨鱼胚胎发育需要较高的溶氧。当孵化水体中的溶氧在4毫克/升以下时,受精卵因缺氧或出现较多畸形胚胎而导致孵化率降低,因此水体中溶氧要保持在5.5毫克/升以上,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出苗率。
黄骨鱼自行繁殖吗?
黄骨鱼可以自行繁殖。
黄骨鱼属于一年一次性产卵型鱼类,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的习性,繁殖季节通常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。
一般在2龄时开始性成熟,主要繁殖区域在水位浅、底质硬、有一定滩脚、透明度高、水流缓慢、饵料资源丰富等适宜筑巢孵化的水域。
上一篇:黄骨鱼苗的养殖方法
下一篇:现在黄骨鱼饲料多少钱一吨?